ISO,ERP,IFRS,公司管理制度公司管理,公司管理制度,公司管理辦法,公司管理規章,公司管理系統,內部管理,內部管理制度,內部管理辦法,內部管理規章,內部管理系
QP-PD-007 產品鑑別與追溯管理辦法
1 目的:
藉由適當的文件或標示,使綠色產品在各階段或製程均能識別,進而達成鑑別與追溯性,以 利問題掌握及分析。
2 範圍:
2.1 凡本公司進料、領料、製程、出貨等之綠色產品識別與檢驗識別均屬之。
2.2 客戶另有規定時依客戶規定辦理。
2.3 管理系統 : 包括用 ISO9001、ISO/TS16949 及 IECQ QC080000 HSPM 管理系統。
3 權責:
3.1 生管單位 : 依客戶訂單/forecast 需求之內容,排定生產計劃,負責原物料、成品、環境標示。
3.2 倉管單位 : 負責原物料與(半)成品儲存、進出領退、搬運、包裝、出貨、盤點。
3.3 製造課 : 負責按計劃生產並有效完成生管單位下達的生產排程任務,記錄製程中所有綠 色產品、環境識別及追溯之相關資訊。
3.4 品保單位 : 對綠色產品、環境的記錄並標示合格與不合格。
4 流程 :
5 內容:
5.1 進料之識別與追溯:
5.1.1 首次採用之原物料,應經製造部及品管部對原物料進行確認後,留樣作為以後採購之依據。
5.1.2 採購原物料時,應記錄品名、規格、廠商、進貨日期,若可能應記錄該批原物料的製造日期、批號。
5.1.3 供應商於交貨時,倉管單位應確認供應商原物料之包(捆)上,是否有供應商材料標示料號、批號。
5.1.4 倉管單位對交貨品於點收數量後,依『進料檢驗管理辦法』(QP-QA-007),鍵入『ERP 電腦系統操作作業規範』(QS-AM-003)跑出「進料檢驗單」 (ERP)(QP-QA-007-02)通知品管部進行檢驗。
5.1.5 品管部依「原料檢驗管制一覽表」(QP-QA-007-01)之檢驗基準,檢驗後將廠商相關附件以訂書針訂在「進料檢驗單」(ERP)(QP-QA-007-02)後面。
5.2 製程之識別與追溯:
5.2.1 領料:
5.2.1.1 生管單位依『生產管制管理辦法』(QP-PD-002)之「週生產排程計劃表」 (QP-PD-002-02)開立「製造指令(工令單)」(ERP)(QP-PD-002-03)。
5.2.1.2 生管單位依「製造指令(工令單)」(ERP)(QP-PD-002-03)製作出「領料單」 (QP-PD-003-03),向倉管單位領料,倉管單位應採【先進先出】方式供領料,並應做記錄,以利追溯。
5.2.2 生產:
5.2.2.1 製造單位依『製程管制管理辦法』(QP-PD-001)、『生產管制管理辦法』 (QP-PD-002)進行生產作業後,填寫相關表單。
5.2.2.2 以「成型站生產檢查表」(QP-PD-002-04)、「貼膜站生產檢查表」 (QP-PD-002-06)、「分條站生產檢查表」(QP-PD-002-07)、「裁切站生產檢查表」(QP-PD-002-08)分別記錄追溯之。
5.2.2.3 製程中若發生工站拒收之異常狀況依『工站拒收標準管理辦法』(QP-PD-006)進行並填寫相關工站之記錄表單。
5.2.3 檢驗:
5.2.3.1 送至品管部依『製程檢驗管理辦法』(QP-QA-008)、『成品檢驗管理辦法』(QP-QA-009)進行檢驗,檢驗製程中在製品之識別與追溯,以「片材檢驗統計表(RUN CARD)」(QP-QA-008-03)、「品管製程檢驗記錄表(裁切)」 (QP-QA-008-04)識別之。
5.2.3.2 品管人員於檢驗完畢之良品中依『成品管制檢驗規範』(QS-QA-011) 規定抽樣之數量,觀察其外觀,並撕開保護膜觀察光學膜之實際情況,將抽檢結果依『成品檢驗管理辦法』(QP-QA-009)填寫「規 格檢驗報告書」(QP-QA-009-01)、「輝度量測出貨報告書」 (QP-QA-009-02)。
5.2.3.3 若有異常則依『品質矯正及預防管理辦法』(QP-QA-014)需加開「品質矯正與預防報告」(QP-QA-014-01)。
5.2.4 包裝:
5.2.4.1 無塵室內包裝人員在拿到檢驗完畢之產品後,依『捲材包裝作業規範』及『片材包裝作業規範』進行包裝或根據客戶要求完成包裝。
5.2.4.2 包裝袋外側貼上內外箱標示標籤,並於標籤上註明裁切批號、品名規格、品檢人員與數量。
5.2.4.3 無塵室外之外箱包裝人員在拿到整袋(凹角袋)包裝後,於外箱側邊貼上客戶料號與數量,依『捲材包裝作業規範』及『片材包裝作業規範』進行外包裝。
5.3 成品最終之識別與追溯
5.3.1 各製程半成品或成品入庫前,應予以清楚標示製造批號及其它相關記錄,以便需要時能對之前製程進行追溯。
5.4 成品入庫之識別與追溯
5.4.1 成品之儲放應清楚標示並加以定位,成品包裝上亦應清楚標示品名、型號、規格及其它適當之識別。
5.4.2 對特定客戶之出貨明細,均應適當記錄,以利產品追溯性。
5.5 成品出貨之識別與追溯
5.5.1 倉管單位應依『倉儲管制管理辦法』(QP-PD-003),填寫「出貨通知單」 (QP-PD-002-09),詳加核對出貨數量&標籤後始可出貨。
5.5.2 成品於出貨前,應予清楚作適當記錄,以達產品追溯性。
5.5.3 對特定客戶之出貨明細,均應適當記錄,以利產品追溯性。
5.6 產品之回收追溯性:
5.6.1 依照客戶所反應之料號、週期(Date Code)查對當時下料之「製造指令(工單)」 (ERP)(QP-PD-002-03)、料號、版本再依週期查對出貨數量,協助顧客識別與追溯並召回產品,並依『客戶意見管理辦法』(QP-SO-002)處理之。
5.6.2 若製程中造成之問題,須依週期、料號、版本查閱當時「生產檢查表」之生產狀況。
5.6.3 若有原物料問題,可由下料日期、Date Code 查對當時進料日期、Lot NO.追溯到供應商生產狀況,進行原因分析。
5.6.4 若屬交貨混料、短裝問題時,須依外箱包裝之 Bar code(料號、版本、Date Code、日期),查對當時出貨日期及包裝狀況、裝箱、成品倉進出帳及運輸之狀況。
5.6.5 原因分析、改善對策、預防再發及回復客戶,依『客戶意見管理辦法』(QP-SO-002)及『客戶退換貨作業規範』(QS-SO-006)執行。
5.6.6 所有的識別記錄必須做好保存,依『記錄保存管理辦法』(QP-QA-002)保存之。
5.7 有關品質管理系統及環境管理系統的識別與追溯,可根據相關管理系統的相關資料,詳細參考『管理審查管理辦法』(QP-GM-002)、『內部稽核管理辦法』(QP-GM-004)。
6 相關辦法:
6.1 進料檢驗管理辦法(QP-QA-007)
6.2 ERP電腦系統操作作業規範(QS-AM-003)
6.3 生產管制管理辦法(QP-PD-002)
6.4 製程管制管理辦法(QP-PD-001)
6.5 工站拒收標準管理辦法(QP-PD-006)
6.6 製程檢驗管理辦法(QP-QA-008)
6.7 成品檢驗管理辦法(QP-QA-009)
6.8 成品管制檢驗規範(QS-QA-011)
6.9 品質矯正及預防管理辦法(QP-QA-014)
6.10 倉儲管制管理辦法(QP-PD-003)
6.11 客戶意見管理辦法(QP-SO-002)
6.12 客戶退換貨作業規範(QS-SO-006)
6.13 記錄保存管理辦法(QP-QA-002)
6.14 管理審查管理辦法(QP-GM-002)
6.15 內部稽核管理辦法(QP-GM-004)
7 使用表單:
無
ISO
更多內容 👉 ISO文件一覽表2021
,ERP,IFRS,公司管理制度公司管理,公司管理制度,公司管理辦法,公司管理規章,公司管理系統,內部管理,內部管理制度,內部管理辦法,內部管理規章,內部管理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