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SO,ERP,IFRS,公司管理制度公司管理,公司管理制度,公司管理辦法,公司管理規章,公司管理系統,內部管理,內部管理制度,內部管理辦法,內部管理規章,內部管理系
1 目的:
為提供一個準確的生產計畫與有效的生產規劃,以滿足客戶的需求及權益與降低生產成本。
2 範圍:
2.1 凡與公司生產有相關的所有活動皆適用之。
2.2 本程序適用 ISO9001、ISO/TS16949、QC0800000 管理系統。
3 權責:
3.1 生管單位 : 依客戶訂單,排定生產計劃、人員調配及外包廠商協助相關作業等。
3.2 倉管單位 : 負責無有害物質(HSF)原物料採購,(半)成品,儲存、包裝、出貨。
3.3 製造單位 : 負責生產並無被有害物質污染完成生產排程、及機台保養/維修。
3.4 品保部 : 負責產品檢驗符合客戶之品質要求。
4 流程 :
5 內容:
5.1 產能制定:生管單位需依設備數量、作業標準指導書之人員配置及工時制定「產能設定表」 (QP-PD-002-01),並於設備數量、人員配置及工時變更時,即修訂該表。
5.2 生產計劃排定:
5.2.1 週生產計劃排定:業務部需召開產銷會議,將預測之訂單數據訊息告知生管單位。生管單位須依業務部提供之數據,排定每週之「週生產排程計劃表」(QP-PD-002-02),該表正本由生管單位留存,於每週五前公告在公司內部網站供相關部門參考。
5.2.2 訂單性生產:生管單位由電腦系統中接獲業務部依『合約審查管理辦法』(QP-SO-001)所發出之「內部訂單」(ERP)(QP-SO-00103)訊息時,確認材料、BOM 表無誤回饋交期給業務部,並且將該訂單資料鍵入「週生產排程計劃表」(QP-PD-002-02)後,開立「工單」(ERP)(QP-PD-002-03)。
5.3 生產作業:
5.3.1 發出生產通知:生管單位將「週生產排程計劃表」(QP-PD-002-02),於預定生產日前,發給製造課、品保部、倉管單位依其計劃之工單排程執行生產,若有變更立即以口頭及電郵通知相關部門並修改「週生產排程計劃表」(QP-PD-002-02)。
5.3.2 領料作業
5.3.2.1 生管單位依『設計開發管理辦法』(QP-RD-001)於設計審查通過後,依照研發部發行之BOM表備料。
5.3.2.2 生產單位依『倉儲管制管理辦法』(QP-PD-003),從「週生產排程計劃表」 (QP-PD-002-02)之「工單」(ERP)(QP-PD-002-03)填寫「領料單」 (QP-PD-003-03)向倉管單位進行領料。
5.3.3 進行生產
5.3.3.1 製造單位應依「工單」(ERP)(QP-PD-002-03)生產,並依『製程管制管理辦法』(QP-PD-001)及相關工站之『XXXX作業規範』及『XXXX 檢驗作業規範』執行。
5.3.3.2 各工站人員於每日固定一時間點回饋各站工單實際完工、未完工數量依實際作業詳實填寫各項「XXXX生產檢查表」後提供給生管單位管理。
5.3.3.3 生產過程中如發現異常狀況,製程問題需依『品質矯正及預防管理辦法』(QP-QA-014)處理 ; 不合格品依『不合格品管理辦法』(QP-QA-012)處理。捲材合格在製品需貼上綠色豆豆標籤,不良品則需貼紅色豆豆標籤。
5.3.4 退料作業:每張「工單」(ERP)(QP-PD-002-03)生產完畢,生產單位填寫「退料單」 (QP-PD-003-04)將所餘下之原物料退還倉管單位。
5.4 批號編碼原則:
編碼作業分為成型/Forming、貼膜/Taping、分條/Dividing、裁切/Cutting 等種類,分別 敘述於下 :
5.4.1 成型 / Forming
5.4.1.1 製程人員完成每捲產品後,於捲料最外圈顯眼處,標示產品之成型批號、規格。
5.4.1.2 成型批號為九碼。
5.4.1.3 另需填寫表單「成型站生產檢查表」(QP-PD-002-04)。
5.4.1.4 成型模具需每月定期更換一次。
5.4.2 架橋 / Bridge
製程人員完成每捲產品後,於捲料軸心內顯眼處標示產品之成型批號。
5.4.3 貼膜 / Taping
5.4.3.1 製程人員完成每捲產品後,於貼膜捲料最外圈顯眼處,標示貼膜批號、規格。
5.4.3.2 貼膜批號是在成型批號後加註貼膜代號共兩碼。
5.4.3.3 另需填寫表單「貼膜站生產檢查表」(QP-PD-002-06)。
5.4.4 分條 / Dividing
5.4.4.1 分條人員須確實將貼膜批號抄錄,標示在每一小捲之最外圈顯眼處註明產品之批號、規格、厚度、寬度與長度。
5.4.4.2 分條批號引用貼膜批號十一碼。
5.4.4.3 另需填寫表單「分條站生產檢查表」(QP-PD-002-07)。
5.4.5 裁切 / Cutting
5.4.5.1 裁切人員裁切前,須將該貼膜之裁切批號、客戶、厚度、規格標示在裁切機。
5.4.5.2 裁切批號。貼膜批號+角度代碼。
5.4.5.3 裁切人員裁完產品後,將該批產品放置於台車上,並將裁切批號放置顯眼處。
5.4.5.4 另需填寫表單「裁切站生產檢查表」(QP-PD-002-08),
記錄該批產品之裁切數、裁切時間、客戶及產品方向。
5.5 成品入庫:每日生產之領料、製造及完成皆需填入「XXXX生產檢查表」並經核准,作為完整之製程紀錄,且生管依「XXXX生產檢查表」辦理入庫,鍵入『ERP電腦系統操作作業規範』(QS-AM-003)執行入庫動作,另外片材經檢驗人員依「成品檢驗管理辦法」(QP-QA-009)檢驗後,以「成品檢驗統計表(RUN CARD)」(QP-QA-008-03)辦理入庫。
5.6 包裝作業:製造單位或品檢單位依包裝相關作業規範執行之。
5.7 成品出貨
依出貨排程由生管單位以 E-mail 通知相關單位出貨明細,倉管單位依『倉儲管制管理辦法』(QP-PD-003)辦理 ; 業務部依『合約審查管理辦法』(QP-SO-001)辦理出貨事宜。
5.8 突發事件
5.8.1 事先不可預期之生產條件改變,如:水電中斷、主要生產設備不能運作等。
5.8.2 社會環境變遷,導致生產條件改變,如勞工短缺等。
5.8.3 供應商發生變故,無法正常提供物料。
5.8.4 因作業疏失造成火警之緊急處理。
5.8.5 因天然災害,所造成不可抗拒之事件。
5.8.6 若因無法準時交貨,而產生額外運費,請填寫「超額運費統計表」 (QP-PD-002-10)。
5.8.7 若在客戶端IQC被驗出含有害物質成份,請客戶先暫停使用,廠內緊急出批新品至客端,全數換回,並立即送第三者檢測單位化驗以證明。
5.9 遇突發事件時,所採取的應變措施如下 :
5.9.1 員工短缺時 : 人力資源不足,由現有人力狀況及客戶需求狀況進行分析,並依結果採取加班、外包等其他應變措施。
5.9.2 主要設備故障時 : 由各站組長通知維修公司處理 ; 若無法立即修復,應由生管人員作生產計劃調度處理。
5.9.3 外包廠發生突發事件 : 找尋合適委外廠商,或協議緊急借用生產設備之相關事項。
5.9.4 公共設施異常 :
5.9.4.1 因公共設施中斷時(如停水、停電等狀況),行政單位主管應先召集相關部門人員確認有關單位之修復狀況、修復時間,生產單位再依客戶所需求狀況施以加班、緊急生產計畫排定或請外包廠商協助相關作業等。
5.9.4.2 公司內部有消防設施及逃生路線均須詳細列出其位置,並由環安單位定期依計劃作消防演練,相關事宜請參照『緊急事件與準備管理辦法』(EP-QA-002)。
5.9.4.3 為減少事件發生,事件結束後應予以討論及設立各項預防措施。
6 相關辦法:
6.1 合約審查管理辦法(QP-SO-001)
6.2 設計開發管理辦法(QP-RD-001)
6.3 倉儲管制管理辦法(QP-PD-003)
6.4 ERP電腦系統操作作業規範(QS-AM-003)
6.5 製程管制管理辦法(QP-PD-001)
6.6 品質矯正及預防管理辦法(QP-QA-014)
6.7 不合格品管理辦法(QP-QA-012)
6.8 成品檢驗管理辦法(QP-QA-009)
6.9 緊急事件與準備管理辦法(EP-QA-002)
7 使用表單:
7.1 產能設定表(QP-PD-002-01)
7.2 週生產排程計劃表(QP-PD-002-02)
7.3 工單(ERP)(QP-PD-002-03)
7.4 成型站生產檢查表(QP-PD-002-04)
7.5 貼膜站生產檢查表(QP-PD-002-06)
7.6 分條站生產檢查表(QP-PD-002-07)
7.7 裁切站生產檢查表(QP-PD-002-08)
7.8 超額運費統計表(QP-PD-002.10)
ISO,E
更多內容 👉 ISO文件一覽表2021
RP,IFRS,公司管理制度公司管理,公司管理制度,公司管理辦法,公司管理規章,公司管理系統,內部管理,內部管理制度,內部管理辦法,內部管理規章,內部管理系